top of page

FOOTNOTES

14
  •  註14. 《Stalin's General, the Life of Zhukov》p.271-272,描述了一段Rokossovsky與Malinovsky對朱可夫的聯手指控,批評其傲慢、粗俗,在軍中表現惡劣。朱可夫都承認了,並承諾赫魯雪夫願意改過自新。然而但在此同時,朱可夫對他非常過分的同袍們聲明:「麻煩你們這些人搞清楚,1946年時,史達林對我也一堆意見,我可是一點點都沒有退讓過!」(Otto Chaney的傳記亦有近乎同樣的段落)。

    朱可夫也許想表達對尼奇的一片赤誠,但偏偏在那場審判中認罪,是非常自掘墳墓的舉動。Otto Chaney的傳記中,記載Karpov如何在1991年藉職務之便,發現軍方大量不利於朱可夫的秘密偽證,花了足足一年的時間才分析完畢,顯然軍方就是計畫已久,一定要搞死朱可夫,沒得商量。資料截圖在此。《Stalin's General》書中在該段落的末尾寫說「赫魯雪夫把將軍罵個臭頭,大家才散會」,而且完全沒附footnote出處,沒得考證;其它傳記書則完全沒記載這回事。本紀錄片的旁白講述將軍打了通電話跟尼奇講情,也被赫魯雪夫罵個臭頭,一樣沒附出處;但是南斯拉夫大使Veljko Micunovic聽朱可夫與赫魯雪夫當事人轉述,感想是「赫魯雪夫的無能近乎可恥,無法保住朱可夫,他離滅亡也不遠了。赫魯雪夫只是在電話中怯懦地回他:『我沒法跟你說話,請不要跟我說話,明天還有一場會議,我想你將會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。』」Sergei當時則在場,描述「父親接起電話後,無法說話,走廊上的沉默如此沉重,我光是在那裡都感到不適。」喜歡把尼奇形容成罵街潑婦,這種奇怪的習俗到底是哪來的?難怪歷史專業人士會建議傳記類書看看就算了。

  • 註15. Otto Chaney的朱可夫傳記引用了Penkovsky報告書。Penkovsky是美蘇之間赫赫有名的雙面諜,在古巴飛彈危機過程中將KGB資訊洩漏給英美,事情曝光後,於1962年處決。Penkovsky顯然透過他的線報發現赫魯雪夫曾試圖懇求或招攬朱可夫回他身邊,但軍方小人集團對朱可夫依然抹黑不絕,以致尼奇求復合不成。

    Otto Preston Chaney的《朱可夫傳》是具有無上影響力的傳記;可以公道地這麼說,是因為中國百度百科的朱可夫條目翻譯照抄這本書,內容根本沒消化。比方說,百度百科描述朱可夫認為可以參加黨大會,而非常高興一節,過於誇大。實際上,當軍方小人集團與黨雙方為朱可夫冠上擁兵自重、密謀造反等罪名(其實概括起來就是波拿巴主義)時,將軍只保住一條命,與最低限度的共產黨員的身分;他甚至沒有「黨內工作」。即使是被丟去鄉下陪卡岡諾維奇挖堆肥,也是種「黨內工作」;換句話說將軍變成了無業遊民。他的反應其實是對於也許可以擺脫「無業遊民」的尷尬身分而感到如釋重負。

    總結來說,Mr. Chaney的主流軍方觀念實在太重,這導致他每每被當代的軍方小人集團牽著鼻子走,給原本內容中立的資料,添加偏見很深又沒有根據的個人意見。比方說,給Penkovsky報告書妄下註腳「赫魯雪夫一定有增加威望,打宣傳戰的想法、一定有什麼圖謀不軌」。這種說法十分莫名其妙,因為搶了朱可夫國防部長位置的Malinovsky、搶了朱可夫另一塊核武及戰略火箭資源的Moskalenko,與布里茲涅夫自己,一直以來以赫魯雪夫的支持者、鐵樁腳自居,當這批人與堅守陸軍概念的科涅夫起爭執,每每拿赫魯雪夫出來當盾牌(見鞏固信仰DAY 20底下,蘇聯軍方的One-Day-War爭議);再者,Sergei描述他親眼看見布里茲涅夫幫尼奇撿被風吹走的帽子的故事,更顯示布里茲涅夫直到最後,都是很徹底的總書記屁精,實在想不透除了這些大老外,赫魯雪夫的政權本身還需要什麼威望,這也是為何大部分傳記家將軍方對朱可夫的抹黑行動,通通直接算在赫魯雪夫頭上的原因。

    看這些人逼走尼奇翻臉不認人的樣子,赫魯雪夫攬朱可夫回來真正的意圖,應該比較接近「求老公治治這些猖獗的小人」。

    這位在亞馬遜給一星最低評價的讀者跟我有類似的抱怨:「這本書號稱許多引用的紀錄是對談逐字記載,根本是謊言。」確實,連離軍方核心如此接近的Viktor Suvorov,都開宗明義說明他只能盡量找到當事人,有多少料給多少,而不敢誇下Mr. Chaney居然敢稱說的海口。由於奠定朱可夫傳記脈絡的重要作品,是這副主觀又鬆散的德性,其他傳記家對尼奇隨意甩的攻擊可想而知。

    亞馬遜讀者JB1976給的例子是很可能為編造出來的史達林對話內容。對赫魯雪夫,Chaney也比照辦理,很愛把話往人家嘴裡塞。比方說,「赫魯雪夫早有預謀要剷除朱可夫」。查詢書本footnote此說的來源,是根據某位Pavlenko「事後根據回憶寫下的筆記」想到「應該有這麼回事」。事後是多久事後?事發之後三天還是三十年?Pavlenko又是誰呢?查詢之下是蘇聯軍方將級軍官。Chaney還直接稱讚他是個偉大的史家。這位打仗的仁兄何時趁人不注意轉職學者?黑人問號。

    這衍伸出令JB1976與我都滿詬病的問題,那就是傳記過度使用及信任蘇共官媒給的東西,與這些東西代表的立場。官媒幾乎等於軍方,或者黨與軍結合營利的官僚機器;這種軍方坐大的方式(按:其實也是朱可夫所反對的方式,他希望軍方專業化,軍隊不該與政治之間互淌渾水)在赫魯雪夫時代,就預示了布里茲涅夫興起與龐大的吃錢軍工複合體。

    同樣的軍方前腳抹黑了朱可夫,又在幾年後將赫魯雪夫倒台;總之軍方權貴嫌朱可夫麻煩的時候,就拿尼奇的名義搞一堆事訛人;動手把尼奇逼走後,又要將朱可夫撿回鍋以宣揚大紅軍打贏二戰之威勢,這時候朱可夫倒台事件的黑鍋就全部丟給尼奇去揹,啊不就好棒棒。Otto Chaney極度主觀的語調完全跟隨軍方集團倒來倒去,他大概覺得這是官媒的立場,就按照它來主觀一通絕無問題。絕無問題個頭,看了讓人很倒彈。

     

  • 註16. via 《Nikita Khrushchev and the Creation of a Superpower》資料截圖

    Sergei除了是總書記的兒子外,也是工程部門專家(見維基百科),當赫魯雪夫公然在武器展售會上抵抗Malinovsky與布里茲涅夫時,他也在場,該見聞記錄也保留在本書中。Sergei的親身經歷真偽絕無問題,然而他在以上評價兩人關係的資料截圖段落中,引用父親回憶錄的說詞;說詞為「他真的遺憾,但對朱可夫殘忍,是為了黨的利益」。

    值得一提的是,赫魯雪夫回憶錄本身問題很大,而為何Sergei居然不大願意再深究父親回憶錄的真偽,就這樣片面接受它,這是另一段公案,請見註24.。但是種種跡象可知Sergei對朱可夫與他父親的關係,微妙地避而不談。比方說,《Nikita Khrushchev and the Creation of a Superpower》書名顧名思義不僅僅是傳記,也是談論赫魯雪夫政權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、強調外交的重要性;當Otto Chaney與G. Roberts等傳記家都指出朱可夫足以取代莫洛托夫的重大外交表現,Sergei的書卻視之如不存在。這並不尋常。

  • 註18. 維基百科的朱可夫條目如此表示:布里茲涅夫只是表面上光榮他,朱可夫不曾回到政府。朱可夫起碼有一件事不會放過布里茲涅夫:他自己也是1958年倒朱可夫的軍方參與者之一;那時候克里姆林宮內到底發生什麼事、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,布里茲涅夫從頭到尾純以打官腔迷糊仗帶過,故朱可夫甚至沒拿到「黨內工作」。

    朱可夫不曾反抹黑或反嗆尼奇一節,Simonov有一段親身見聞,節錄在本噗浪串中

  • 註20. Sergei Khrushchev的親身見聞,他看到(Komsomol背景人士指的應該是賽米加尼)KGB被尼奇教訓的一幕。資料截圖在此。

  • 註21. 赫魯雪夫的退休金,維基百科表示被砍為400盧布;但是華盛頓郵報訪談的馬克思主義史家Roy Medvedev雖同意這個數字,卻同時表示是「工廠廠長退休金的程度」;這很奇怪,根據Quora鄉民,蘇聯工廠廠長最多只能領到300盧布,所以倒楣的尼奇領多少是有點疑問。但肯定比朱可夫微薄。

    然而朱可夫是被冠了密謀造反的罪名後被逼退的,赫魯雪夫卻是被布里茲涅夫隨便找了健康不佳的理由趕走;除開所有存在的證明都被抹消這點,這個數字對前任總書記而言,無論如何也是個恥辱。

  • 註23. 此說出自Strobe Talbott對赫魯雪夫公認回憶錄《Khrushchev Remembers》寫下的評價,在Otto Chaney的書中被引用。

  • 註24. 早在1970年代寫下的這篇歷史檔案文章顯示,赫魯雪夫曾發表公開抗議Little, Brown & Co. 出版發行的《Khrushchev Remembers》根本不是他寫的東西,資料截圖在此。也就是說,赫魯雪夫恐怕根本沒說過「對朱可夫殘忍是為了黨的利益來著」,大概也不認為如此。

    《Khrushchev, the Man and His Era》的最後一章,描述《Khrushchev Remembers》給了赫魯雪夫全家多大的苦頭,差點斷了Sergei與女婿Alexei Adzhubei的生路,以及可推測中間發生了什麼貓膩事件。赫魯雪夫完全無法像朱可夫一樣好好寫點回憶錄,留點東西下來。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。

    赫魯雪夫另外一位女婿是Lev Petrov,是名假記者,真軍方情報單位人員,與Viktor Suvorov的身分類似。Petrov透過關係認識一名行蹤飄忽的Viktor Louis。這位V. Louis的過人之處,在於他是安卓波夫的親信,可以通行西方與蘇聯——布里茲涅夫厭倦了賽米加尼的潔癖,讓手段特別毒辣厲害的安卓波夫接任局長——故Petrov委託V. Louis將其中一份赫魯雪夫回憶錄的稿件,夾帶去美國出版,這也就是後來的《Khrushchev Remembers》。

    這份稿子到此就完全不在赫魯雪夫一家人的掌控中了,安卓波夫與V. Louis這兩個KGB大老是否對它大動手腳,沒有人知道。安卓波夫對V. Louis的行蹤保持安靜,卻對Sergei與Alexi手中的另外兩份底稿窮追不捨。兩人不堪其擾,眼看斷炊,索性投降,底稿悉數落入KGB手中,赫魯雪夫則被布里茲涅夫提去審判。尼奇暴跳如雷,卻只遭到一番羞辱虐待,赫魯雪夫家的人則乾脆接受Khrushchev Remembers》就是真正的回憶錄,引用如儀,其他的真的別再提了。

   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世上只有老公好,兒子女婿不能靠。老公幫尼奇斃了從前的情報頭子貝利亞,再槍斃一個安卓波夫OK吧。

  • 註25. 根據維基百科,官方對他的死訊很低調,並且以重兵包圍小小的葬禮。資料截圖
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