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AND THEN...

  朱可夫大部分的退隱生活,在寫回憶錄與極端痛苦糾結於尼奇背叛他之中度過。如果指控事情屬實,這位軍人勇於認罪 (註14.),然而他自始至終否定攬權造反的罪狀,也不接受赫魯雪夫試圖恢復他職位的舉動,表示他不並圖尼奇的好處 (註15.)。兩人有多少回憶,他就有多少痛苦。

  新任國防部長Malinovsky、參與公審的布里茲涅夫以及華沙公約總將Konev,這些「檯面上的」赫魯雪夫支持者,一方面繼續抹黑朱可夫,二方面押著赫魯雪夫將兩人留下的軍事現代化改革,變成吃錢的武器購買案。蘇聯的軍工複合體在朱可夫底下曾經有能力使Sputnik人造衛星升空,後來竟惹出了古巴飛彈危機等等問題。根據赫魯雪夫兒子Sergei的紀錄,最後赫魯雪夫終於不願配合這些人,反抗了軍方的採購案,並與朱可夫相約,等他回莫斯科,他懇求朱可夫聽他說出真相,兩人要重修舊好
 (註16.)

  兩人才約好,一個月內布里茲涅夫等軍方人士聯合KGB將赫魯雪夫逮捕並軟禁。布里茲涅夫自命總書記,並且開始滅除赫魯雪夫存在的所有痕跡
 (註17.)。尼奇「人間蒸發」之後,出乎布里茲涅夫意料,朱可夫並沒有幸災樂禍地輪到他自己抹黑尼奇,也不曾接受政府工作 (註18.)。隨著尼奇消失,朱可夫就像失去生存動力一般,健康很快地流逝。

  直到戈巴契夫時代之後,赫魯雪夫的名字才重見天日。由於兩人的檔案都曾經遭受過徹底的清洗,除了外交場合的照片(也就是蘇共無法單方面銷毀的資料)之外,兩人出雙入對的紀錄消失於世,而關於赫魯雪夫的史料也因為各方政府、意識形態與史家的立場而問題百出,至今主流意見仍相信他是個對將軍忘恩負義的人。

IN THE END.

  尼奇對待退休之後的朱可夫實際上很愛寵,即便軍方跳上跳下地污辱他,並竄改他的戰功,直到軍方小人之一的布里茲涅夫上台之後,想沾沾朱可夫這位戰爭英雄的光,這抹黑愚行才停止。

 

  雖然拿小人集團無能為力,尼奇卻十分優容退休後的將軍,許他穿軍服的資格、配予他一輛轎車、優厚的健康資助與個人保安,以及以蘇聯標準來看很高額的退休金 (註19.)。KGB曾經直接向赫魯雪夫匯報朱可夫退休後的動向,被尼奇怒叱「不要去干擾他」 (註20.)

 

  相較之下,布里茲涅夫上台後,對被倒台的赫魯雪夫相當殘忍,把他從退休官員住宅丟入小公寓,退休金也從少少的工廠廠長的每月四百盧布被砍四分之一 (註21.),由KGB在尼奇周圍蓋萬里長城嚴密監視 (註22.),導致赫魯雪夫家根本沒有朋友敢接近,沒有人能聯絡他。

  尼奇也試著寫回憶錄,但是他寫多少,KGB就銷毀多少。美軍顧問Strobe Talbott 抱怨「赫魯雪夫留下的錄音帶被洗得七零八落」,他推測「應該是內容與軍方機密有關的緣故」
 (註23..)。也許尼奇想批露軍方如何虐待他。1970年,赫魯雪夫本人跳出來表示《Khrushchev Remembers》這本公認屬於他的回憶錄,跟他根本沒有任何關係,他沒寫過這玩意兒 (註24.),可惜沒被學界重視。可憐的尼奇在變相監禁、誤解及以淚洗面中離世。布里茲涅夫不許赫魯雪夫的葬禮公開舉行 (註25.),朱可夫連送尼奇最後一程都辦不到,將軍自己則在不久之後逝世。

  就這樣,兩人到死為止沒有機會見上最後一面。

 

IN THE END

в конце концов

※ 兩人的史實故事終局很虐心,請斟酌閱讀。

bottom of page